您当前的位置:开云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

盐官的风范

发布时间:2024-01-19 阅读量:

在中国古代社会,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食盐在不同时期都曾实行过专卖。而执行食盐专卖制度的盐官在历朝历代都可以说是个“肥缺”。古代的盐官,通过征收盐税,为统治阶级搜刮民众财富,使国家政权有充足的财政资金维持官僚机构运转。由于常与盐商和“钱”打交道,盐官“塌陷式腐败”、“链条式腐败”、“前赴后继式腐败”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,清官难得。然而,在这个极易腐败的盐官群体,也有人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虽然他们不能改变统治阶级的意志,但清白做人,清廉为官。去过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西溪镇的人,相信你可以看到见证“董永与七仙女”凄惋爱情的缫丝井,也可以把感受西溪“天下海盐仓”的美誉看作是对晏殊、吕夷简、范仲淹三位盐官的褒扬。

晏殊(字同叔)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。十三岁的他即以“神童”才名,被特别荐举到金銮宝殿与一千多名进士共同参加殿试。面对宋真宗出的诗、赋、论考试题目,不以为然:“我曾经做过这些题,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。”晏殊憎恶科场弊案,想凭真才实学拿一张文凭。他的真诚与才华受到真宗的赞赏,称其“诚笃不欺”。顶着“赐同进士出身”的头衔,晏殊来到了号称十大盐场之一的西溪当盐官。“煮海为盐”的西溪,一堆堆食盐就是一堆堆白花花的银子,但晏殊坚守“诚笃不欺”的为官原则,“性刚简,奉养清俭”,赢得了朝野的赞誉。

晏殊离任后,吕夷简(字坦夫)继任西溪盐官。这位被宋真宗评为“有为国爱民之心”的“进士及第”才识卓优、清慎勤政。在西溪盐场,吕夷简爱民亲民,实现着自己“治经济民”的政治抱负,后人以“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单者”来铭记他。

范仲淹(字希文)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。34岁范仲淹在任西溪盐仓总监时,负责监督淮盐的贮运及转销。在西溪任期内,范仲淹勤政、廉政,为百姓做了数不胜数的好事:建“讲书楼”为群众传承文明礼教、国法;修缮“镇海塔”,使渔民出海有了航标塔,生命更安全;修建“范公堤”,防止海潮倒灌,淹没良田,毁坏盐灶。这一切,无不诠释着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精神。

从西溪走出的三位清正盐官,都在朝廷里当上了宰相,人称“北宋三相”。不论正传还是野史,没有任何史料质疑“北宋三相”是用当盐官时贪腐盐税而买官一路高升之嫌。晏殊一身正气,敢于多次顶撞太后,藐视宫妃,也能礼贤下士,慧眼识才,他的《浣溪沙》中之名句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便是其真实的人生写照。吕夷简则提出“塞邪径、禁货贿、绝女谒、节冗费……”等八条规劝,在凶险复杂的宫廷政治中,惟吕夷简“独不附太后”。范仲淹倡导士大夫的气节,秉公执言,整肃官吏,崇尚品德的节操,他在《灵乌赋》中呐喊:“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”。

古人云:“以财为草,以身为宝”。如果说于谦自喻为石灰,“要留清白在人间”,那么晏殊、吕夷简、范仲淹三位西溪的盐官便是晶莹洁白的盐,风范名垂青史。(许佃来)